在机械化制糖遍布全球的今天,仍有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匠人,用六十六年光阴守护着一门传承两百年的古法红糖熬制技艺。清晨五点,他准时生起柴火,将新鲜甘蔗榨出的青绿色汁液倒入连环锅中,手持长柄铜勺不停搅动。火候全凭经验判断,熬糖需经历‘撇沫、赶水、摇瓢、打砂’等十二道工序,整整八小时才能凝成一锅泛着琥珀光泽的红糖。
‘年轻时一起学艺的十七个师兄弟,只剩下我还在熬糖。’老人抚摸着结满糖霜的陶缸叹息。他的红糖保留了蔗汁的天然矿物质与焦香,每一口都是阳光与时间的沉淀。而更令人忧心的是,子辈无人愿继承这辛苦的手艺——终日烟熏火燎,收入微薄,年轻人更倾向外出务工。
当工业化白糖以低廉价格占领市场,古法红糖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。老人从青丝熬到白发,守护的不仅是甜味,更是农耕文明的活态记忆。‘这手艺要是断了,往后孩子们就只能吃到化学调味的红糖了。’他颤巍巍地舀起一勺浓稠的糖浆,糖液拉出的金丝在晨光里微微发颤,像极了正在流逝的时间。在机器轰鸣的时代里,这口古早的甜,或许终将成为绝唱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jl9.com/product/928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28 17:44:54